12.20.2008

離唯美的情境太遠..













“離唯美的情境太遠,相似的感覺卻一下子就很貼近…”


大學時曾經聽一個劇場作家提過:自亞里斯多德以降,戲劇的呈現一向是悲劇。當時我不懂為什麼?往後等我看了一些作品,才瞭解,人的情緒是透過悲劇的反射或者說自我投射,來獲得抒發。


關於bright or blue氛圍中引發書寫,情緒表達構成書寫內容,書寫內容若有讀者,這其中又直接或間接的產生對讀者的感染力,恐怕這情緒的反應因而有了意義或價值,而不就此消失。


就好比自從亞里斯多德將「悲劇」定義為「訴諸憐憫與恐怖之情的戲劇」,並透過戲劇感染觀眾的心理,這類的表達形式一直影響到現代的許多領域。

但究竟『悲』或者『喜』,較能引發創作的情緒?(or情緒引發創作),或者較具感染力?,從現實的例子,可以一談。

我想到的是各式各樣的頒獎典禮,在揭曉之前的-懸疑、猜想、等待...其趣味性往往超過得獎者喜悅的感染力(當然啦,如果得獎者泣不成聲的感言還是可以稍稍延續一下觀眾的目光),另一個極端的例子,『人逢喜事精神爽』,『爽』- 感染力低,而且很難延續。


透過『悲』來襯托『喜』,例子也不少,這或許解釋的『悲』的張力,常見的有- 藉由演員的倒楣、不幸與痛苦,來博君一笑的『黑色喜劇』,另一個極端的例子,廣受歡迎的日光猿劇團,藉由猴子擬人化的表演,獲得觀眾哄堂大笑,其背後是猴子不人道重複訓練所呈現的,本來應該是『不忍觀之』的人類,卻變成『不忍,觀之』。


另外在新聞報導上呈現的悲劇情節也深深吸引觀眾,在新聞的取捨界定上,西方人對此有一個定律:Good news is no news. Bad news is big news.,正是所謂的『好事不出門,壞事傳千里』。



說了一堆歪理,對於情緒、書寫內容、讀者,想必有人可以正經的說出個道理才是。











"這麼矯情且老土的舊作..自己看了都三條線..."

所以..


就讓這首歌:張震嶽+MC HOTDOG+侯佩岑


沒有留言: